(通讯员 纪玉敏)7月22日,7003全讯白菜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安徽滁州琅琊山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调查研究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作为传统景区的琅琊山如何传承自身文化,并结合新时代旅游的需求,探索出自身独特的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
上午8点,团队成员在队长杜潘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琅琊山,走访调研了琅琊山景区。炎炎夏日并没有阻挡游客对琅琊山的热情,游客中心人来人往,售票处更是排起了长龙。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写道:“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如今,往来游客不仅仅是滁州本地人,更有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山中沟壑幽深,流水淙淙,历来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称。景区森林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园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盛产多种药材,有“天然药圃”之称。琅琊山的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有始建于唐代的琅琊寺、宋代的醉翁亭等古建筑群和唐宋以来的摩崖、碑刻数百处。醉翁亭为我国四大名亭之一,自唐朝以来,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王安石、苏轼、曾巩等一大批文人墨客都曾为其留下诗文碑刻。其中,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所著的《醉翁亭记》最为有名,其也因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一亭”。醉翁亭是琅琊山的重要景点,也是多数游客来此主要目的。它整体建筑是一个庭院,门前一块巨石上书写“千年醉翁亭”,过一座石桥,拾级而上,穿过门楣,写着“醉翁亭”三字的小门便映入眼帘,进门后方可见醉翁亭,亭后设“二贤堂”。此外,在醉翁亭景点内还有“古泉亭”“古梅亭”、 “六一亭”、“玄帝宫”、“解醒阁”、“亭之都”。山林幽谷中重修复建的南天门、野芳园、深秀湖、同乐园等景点和历代书法名家书写的《醉翁亭记》碑刻以及山中原古道、古亭、古建筑等相得益彰,丰富了琅琊山的文化内涵,构成了琅琊山独特的人文景观。琅琊山特有的蔚然深秀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相映生辉。此外,“琅琊山初九庙会”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队员们在依次参观了琅琊山的各个景区后,对景区游客进行了问卷调研,了解游客们对琅琊山景区的印象和游玩感受。通过与游客的交谈,队员们了解到多数游客都是因为《醉翁亭记》一文前来琅琊山游玩。景区对滁州本地人的免费政策更是吸引了不少本地游客前来休闲纳凉。随后,队员们与琅琊山景区的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后,队员们了解琅琊山景区未来的景区规划。景区依旧会依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自然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为了吸引游客,景区也将开展玻璃栈道、漂流等新型旅游项目。
琅琊山景区利用传统文化和自然风景吸引游客、利用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留住游客,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旅游景区创新发展模式。此次社会实践,队员们通过实地的调研学习,切身感受琅琊山的宜人风景,深入体味了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对文化传承和景区创新模式都有了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