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7003全讯白菜】“群学与生活”社科经典读书会第二期:《私人生活的变革》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③

发布者:毛丹丹发布时间:2023-01-08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以本为本”的教育方略,公司社会学系开展了“群学与生活”社科经典读书会系列活动。读书会致力于切实增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互动与人文交流,提升本科生的文献阅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亦是深入推进“以员工为中心”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举措。

第二期:《私人生活的变革》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③

作者:林梅芳

       以往家庭生活研究主要聚焦于对家庭“合作社”模式的探讨,以及从经济合作与理性选择的角度对中国家庭生活进行解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书更加关注从私人生活中提取新的理论模式,从下岬村的公共生活的个人参与、青年家庭婚恋观念以及行为的变迁、家庭空间结构的变化、家庭的经济生活、国家政策之于家庭的影响等方面对家庭生活的变迁加以考察,认为家庭正在经历由纵向权力关系向横向权力关系的转变,家庭个人权利观念进一步兴起,个人主义、情感观念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国家干预也在推动私人生活转型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这种个人主义并不能与西方个人主义等同而论。首先,个人主义是建立在权利与义务相平衡这一价值基础上的,阎云翔也深刻总结过西方个人主义的本质,“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几乎是所有个人主义的定义中最普遍而基本的两个要素”(阎云翔,2012)。基于此定义,在《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书中所提到的“无公德的个人”只是一种伪个人主义,实质上是缺乏个人主义的核心价值基础而表现出的自私行为。事实上,近年来私人生活的转型也并未如阎云翔所预测的那样个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西方社会理论的谱系中,个体化主要是指个体行为的框架以及制约条件的社会结构逐步松动,以致失效,个体从诸如阶级、阶层、性别、家庭的结构性束缚力量中相对解放出来。同时,个体对传统的思想意识和传统的行为方式越来越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贝克,2004);而中国社会则更多呈现出了社会的原子化,即“附近的消失”(项飙,2022)。

“附近”包括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双重概念,“附近”的消失不仅指互联网技术发展导致周边(如购物)环境的消失,而且还意味着社会的进一步抽象化,邻里、朋辈关系的隐身,线下社会交往日益单薄化,甚至被消解(刘亚秋,2021)。费孝通曾提到中国社会存在的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向外的那“石子投水激起的一圈圈向外的涟漪”即是社会关系的“附近”表征(费孝通,1948)。技术扩张的背景下,我们对社会关系的实践可以由具体实践转变为虚拟参与,突破了血缘地缘的限制,更加追求一种“即时性”。我们与社会的联系范围变得更广,但同时个体层面选择的多样性和可替代性也使联系纽带变得更加脆弱,我们也因此失去了一种构造相互信任关系的能力和自信(董山民、赵英,2021)。这样的环境下,也就不难解释网上的一个热词“社交牛杂症”的产生,即在线上与人聊天热火朝天,线下社交恐惧一言难发的个体。现代个体的精神空缺成为当下需要反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