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7003全讯白菜】“群学与生活”社科经典读书会第二期:《私人生活的变革》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④

发布者:汤彪发布时间:2023-01-08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以本为本”的教育方略,公司社会学系开展了“群学与生活”社科经典读书会系列活动。读书会致力于切实增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互动与人文交流,提升本科生的文献阅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亦是深入推进“以员工为中心”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举措。

第二期:《私人生活的变革》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④

作者:傅振慧

(一)全书概述

作者以胡延军一家的故事开场,引出了本书的主要观点:当代家庭内也存在着私人生活,个人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自1949年以来,国家在私人生活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书中涉及了下岬村的公共生活、爱情观念、女性地位的提高、私人生活空间的变革、财产的划分、孝道的衰落以及新型生育观念等内容,这些内容都集中表现为家庭的私人化以及个人的利己主义趋向。

(二)研究框架

有关中国家庭模式与私人生活的研究,传统采用“合作社模式”。在“合作社模式”中,家庭被看作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家庭成员共同收支、共同计划。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合作社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小,并且在此研究模式中无法凸显个人化的特征。家庭本是一种文化建构,同时一种新的家庭观念出现,会重新规范人们在家庭中的行为方式,并且也在建构着家庭制度本身。若关注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便容易忽视作为个体的人们在家庭生活的变化。作者在本书中采用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式,从个体行动者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家庭生活的变迁,深入实地观察个人情感、亲密人际关系、个人欲望与追求等方面的内容。

(三)心得

在文中,阎云翔一直强调自己的一个主题,那就是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中国,国家对于个人的转变至关重要。这让我想到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永远处于时代、社会、国家之下,他的全部生命都深受影响,但可能他并无察觉。个人的命运在某种意义上并不专属于个人,它是依附于国家而存在。即所谓的,我们都是社会人,是具有社会性的。

另外,作者主要探讨的是个人的人生经历变化,一个人成长、恋爱、结婚、生子、养老这一系列的生命图景转变的背后是时代和国家的影子。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的一个案例,一个受过较高教育的男性和自己的妻子相处的比其他村民更加亲密、更加和谐,在这其中,教育又扮演了什么角色?身处校园,我能清晰地感知到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愈加多,但农村的教育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我认为关于农村教育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地解决,那么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将会被阻碍。

同时,本书发现走出祖荫下的个人并没有成为独立、自立、自生的个人,摆脱了传统伦理束缚的个人往往表现出一种极端功利化的自我中心取向,伸张个人权力却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在依靠他人支持下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比如,一部分的年轻人在结婚时竭尽全力从父母那索取尽可能多的彩礼,将得来的彩礼钱作为自己小家庭的财产,然后通过劳动积累财富,但是等到他们的父母年长时,却不再像过去一样行孝道、在赡养老人这方面体现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本质上是权利与义务的失衡问题。这类群体被作者称为“无公德的个人”。“无公德的个人”看似在争取个人的权利,实际上却只是过度功利的个人主义的畸形发展。“无功德的个人”或许还可以从“风险社会”这个角度进行思考,鲍曼和贝克所说的个体化有四个基本特征:1.去传统化或者传统之神圣性的丧失;2.制度性的脱嵌与再入嵌;3.因为被迫追求自己的生活而导致缺乏真正的个性;4.系统的问题被化约为个体的生涯模式设计,从而导致社会风险的个体化。

在当今的中国,我们已经无可厚非地进入了吉登斯所说的“自反性现代性”时代。传统观念日渐式微,市场化改革以来既有单位制被彻底打破,集体时代的终结,我们正在经历制度性的脱嵌,而且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也让普通个体在追求自己的自由的同时永远无法望富人之项背。国家对于个体来说,不再是那个全能的组织。个体在风险面前显得势单力薄。比如,之前一直成为焦点的“扶不扶”问题,在此情况下,谁能保证自己在伸出援助之手扶完之后能够全身而退呢?作为个体来说,由于应对风险社会的方式比较少,只能选择代价最低也能自保的。这样一来,无论是在个人领域还是社会领域,利己行为日渐增多。“无公德的个人”便成为了某一类群体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