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7003全讯白菜】“群学与生活”社科经典读书会第二期:《私人生活的变革》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⑩

发布者:汤彪发布时间:2023-01-11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以本为本”的教育方略,公司社会学系开展了“群学与生活”社科经典读书会系列活动。读书会致力于切实增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互动与人文交流,提升本科生的文献阅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亦是深入推进“以员工为中心”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举措。

第二期:《私人生活的变革》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⑩

作者:余时骏

       读者以为,阎云翔《私人生活变革》意在以下岬村为例,通过国家在私人生活方面转型与个人中心主义的出现与发展两个层面,解读九十年代下岬村个人主体出现、发展及对农村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在本书梳理方面,可以从具体内容将本书分为农村基层经济体制变化、农村人对农村传统事务认识转型、国家政策变化、结论四部分。在农村基层经济体制变化这一部分,阎云翔重点从国家政策在农村公共生活收缩背景出发,指出农村公共生活退化,农村社会文化生活消失,休闲生活转向家庭与人情关系功利化的现状。第二部分中阎云翔从年轻人择偶标准变迁,夫妻互动关系取向增长,农村私人空间与隐私权增长,不同家庭财产支配权的变化,老人赡养问题与孝道观念转变五个方面来描绘农村人私人生活的改变;国家政策变化维度,作者重点分析对农村影响最直接的计划生育政策变化导致的个人生育模式和以家庭幸福生活为核心而不是以传宗接代为核心的新型生育文化产生。结论部分从国家,家庭,个人三个方面陈述个人主义如何产生及这种自主性,情感的,无公德的个人与国家利害关系。

       全书中一个基本观点是国家在私人生活变迁与家庭转型中发挥着自上而下推动的关键作用,国家退出了对农村公共生活的控制,转向私人方面的公共活动才有可能导致个人中心主义的崛起。个人中心主义崛起在农村生活中发生作用有上述五个方面,从读者认为的在社会事实上发生的先后顺序,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私人化生活促进个人中心主义产生阶段2.个人对个人选择阶段(第一、二部分)3.个人对养老等农村社会规范的再建构过程(第三、四、五部分)。阎云翔选择用国家政策与个人主义这两个共线变量来探究私人生活变革路径,但作者对这两个要素之间是否存在逆向必然关联缺乏必要论述,当然二者逆向关联在当时是肯定的。如莫顿所说,社会学中宏观理论多建构概念型语言,试图对社会做整体界定,将世界总体关联起来,缺乏对微观世界解释力;微观理论多为经验层次总结,缺乏系统性,国家政策收缩这种宏观层面操作是如何影响个人中心主义这种微观因素,其收缩后下岬村为什么没有回归或者说重建中国传统的宗族社会?这其中的重要中间变量就是自由市场主义经济,它是最能将国家政策反映在个人身上的存在,在阎云翔的夫妻“骗”礼金的情况中已经能看到自由经济中理性计算对青年人的影响,在作者研究中预见性地指明了这一内在因素,但考虑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仍未全国大规模兴起,作者研究也符合时代语境。